中医杜新亮讲肿瘤
用药组成
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薏苡仁、广藿香、牡蛎、鸡内金
经验方来源本方由四君子汤加薏苡仁、广藿香、牡蛎、鸡内金四味药物组成
用药思路
方中太子参益气健脾为君;白术,性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薏苡仁,性凉,健脾渗湿,又能解*散结;广藿香,味辛,性微温,芳香化浊、和中止呕;牡蛎,性微寒,软坚散结、制酸止痛;茯苓,甘、淡、性平,健脾渗湿;鸡内金,甘、平,健胃消食;甘草,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清热解*、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白术、薏苡仁相伍,温凉相佐,阴阳相济,能加强健脾除湿之功;广藿香、牡蛎二药相伍,阴阳相济、升降相因,且能加强和胃化浊、软坚散结之功。
全方中正平和,共凑益气健脾、和胃除湿、化浊解*、软坚散结之功。
随证加减:
肝气犯胃,嗳气频繁者,加柴胡、醋香附、紫苏梗、麸炒枳壳;
反酸较多者,加乌贼骨、煅瓦楞子;疼痛较重者选加醋元胡索、木香、三七粉;伴胃阴亏虚,舌红、少苔者,加百合、石斛;
湿从寒化,上腹部畏寒,见舌淡,苔白腻者,加麸炒苍术、豆蔻、砂仁;湿从热化,见舌红、苔*腻者,加茵陈、白花蛇舌草、佩兰;
便秘者,加大*、决明子;便溏较重者,加山药、炒白扁豆;因息肉溃疡、出血而解黑便者,加三七粉、仙鹤草;胃镜提示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加龙葵、白花蛇舌草。
关于胃息肉胃息肉属中医“胃脘痛”、“反胃”、“呕吐”范畴,其病位在胃。
脾虚失运是胃息肉产生的基本病机。此外,肝、肾病变也会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进而导致胃息肉的形成。
目前西医治疗胃息肉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但是切除后复发率高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而中医药治疗可以调节机体的内环境从而降低胃息肉的复发率和癌变率。
脾虚胃热很复杂,做好这5件事,调理改善很容易中医脾胃医生马洪进
脾虚胃热很复杂,做好这5件事,调理改善很容易!
什么是脾虚胃热?也有人把脾虚胃热叫做“胃强脾弱”,它和脾胃湿热是有一定的关系,脾胃湿热会导致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出现湿热,湿热会伤脾,导致脾虛,脾虚以后会加重湿邪,湿邪导致血液循环不利,出现胃部灼热的情况,就是脾虚胃热!
脾虚胃热的人,一般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主要就是能吃,吃的多,但是容易积食,这是因为,胃热之后,会刺激人体的胃口,导致胃口大开,但是脾虚,运化失常,不能很好的消化吃进来的食物,所以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除了消化不良之外,脾虚胃热的人还会出现牙龈肿痛,恶心,食道反流,烧心的情况,所以脾虚胃热的人一定要及时的调理,避免引起后续的并发症,做好以下这5件事,调理脾虚!
.饮食调理
脾虚胃热的调理方向主要就是清胃火,补脾气,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健脾胃的的食物,比如山药、白萝卜等等,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一些按摩手段,相辅相成,健脾气,清胃火,这样就能够做好脾虚胃热的护理!
2.适度运动护理
脾虚的人,经常会出现四肢乏力,面色萎*的情况,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脾主肌肉,脾经通达全身,适度的运动,除了能强健肌肉之外,还能够健脾养胃,所以脾虚胃热的人,可以选择在饭后散步,太极拳,慢跑等方式进行适度的运动,这样也能健脾养胃!
3.保持心情愉悦
脾虚胃热的人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能够有助于脾虚胃热的保养,这是因为,经常生气,心情低落抑郁,很容易影响正常的饮食,无法保证营养的摄入之外,还会导致脾胃情况的恶化,所以脾胃虚弱的人,一定要注意宣泄,压力过大的时候,及时的疏导,避免出现胃部疾病!
4.注意饮食禁忌
脾虚胃热的人,除了日常的饮食护理之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肥甘厚味,这样油腻的食物,很容易导致脾胃的消化负担,一不小心吃的多,就会积食;不吃寒凉食物,寒凉食物刺激胃,容易引起胃痉挛,引发腹痛;不吃酸性食物,酸的食物会导致胃口大开,刺激胃黏膜,造成胃溃疡,所以也不能吃!
5.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脾虚胃热的人通会有恶心,口中粘腻,便秘粘马桶,舌苔*腻的情况,除了需要注意日常的饮食之外,一定要及时的就医诊疗,进行药物的调理治疗,这样,不但能够从源头调理病症,还能预防后续的结肠炎,胃炎等并发症,缓解脾胃虚弱的相关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