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这四个字说的很容易,仔细一想,对于有些朋友来说,却不是一个很好调理的证型。
上热主要表现为爱上火、长痘、口苦、头晕目赤、头胀发热、口燥咽干、心悸胸闷、性情急躁、喉咙痛、眼干眼涩、牙龈出血等症状;
下寒,指的是大便不成型、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痛经等症状。
如果中医细究的话,病机真的非常多,上热下寒的学名叫寒热错杂,而且还会牵扯到一个脾胃虚弱,虚不受补的问题。
比如不少养生的朋友,明明感觉身体虚,一吃了补药,就会觉得有些燥热。
就是因为脾胃虚弱,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这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心火不降肾水不升,还会逐渐形成了胃内伏火,上热下寒的问题就出现了。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著名的甘草泻心汤就是专门针对这类问题。
黄芩、黄连清热、还有干姜温阳、半夏和胃降逆、甘草、大枣固护脾胃。
这药方虽然不大,却十分的有效。
如果胃部有灼热感,可以加入蒲公英。如果出现反酸症状,可以用海螵蛸、瓦楞子,如果是脘腹痛者可以用木香。胸、腹、肋部疼痛者,加香附;如果有轻微的刺痛,可以加延胡索。
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不一样的,这篇文章里说的这个药方,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用具体的情况,来调整用药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