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胃病中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泛酸烧心,中医治疗此“症”习惯用左金丸、乌贝散、煅瓦楞,用得好的一话,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然而临床上还有一味制酸药物——败酱草,可能用的人就不多了。败酱草制酸这味药我是从《中医杂志》上学来的,临床上验证效果很好,不但能制酸还能消炎,杀灭幽门螺杆菌,一药二用,比上述传统用药更为合适。只要脾胃不是虚寒的,我临床上一般都是起用败酱草,屡用屡效,几乎成了我治胃病的专药。
年,曾治一焦姓老人,女,70岁,来我处就诊。中等个子,面黑,体瘦,舌略红,苔白腻带*,脉弦细。自述胃痛、泛酸烧心,特别是后者,强烈要求能尽快治住“泛酸烧心”一症,不愿服西药,认为只治标不治本,吃西味替丁、雷尼替丁期间管用,一停就犯。饮食不能吃酸食和甜饭,饭量一般,大小便正常。辨为肝胃不和,气郁化火,逼迫胃酸冲逆而出,处方:半夏泻心汤合焦树德先生的胃痛三合汤,再加左金丸。三剂。三日后复诊曰:胃酸略好一些,但药太难喝,辛辣苦涩,要求能否换好吃一些的中药。我知是吴茱萸这味药的事,尽管有效,但是难咽,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加枣或红糖虽说能矫正口味,但不利于制酸。于是我就去掉吴茱萸,加30克败酱草,五剂。一周后,患者再至,说这次药不难喝,胃也不痛了,也不吐酸水烧心了,要求续服,彻底治疗。前后共用药20余剂,追访未再复发。
临床上我在胃病治疗上遇有胃酸一“症”,必加败酱草,即经济又有效,可以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治胃病的良药。药量我一般为30克,低于15克效差,这一点要注意。
败酱草性微寒,味辛苦,“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浊,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本草正义》)。败酱草以清热解*,散瘀泄浊见长,如《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闽东本草》用鲜败酱草、冰糖、开水炖服,治赤白痢疾;《外台秘要》产后腹痛方中的败酱草,与川芎、当归、芍药、续断合用,治产后恶露不尽;以及民间流传用鲜败酱草捣烂,治痈肿*,*蛇咬伤等。败酱草性寒泄热,辛散善降。朱良春老中医十分推崇本品,认为败酱草有祛腐生新之功,化瘀复元之效,用败酱草、蒲公英、徐长卿、白及等清泄郁热,理气和胃,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用之多效。
转原文:
败酱草出自《神农本草经》,又有龙芽败酱、泽败、鹿酱之别名,以清热解*,散瘀排脓见长,临床常用于治疗痢疾、泄泻、肺痈、*疸等证。笔者临床体会,败酱草为一味抑酸良药。夫酸者,肝木之性也,吐酸多与“肝胃不和,气郁化火,逼迫胃酸冲逆而出”相关,《证治汇补?吞酸》云:“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则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吐酸总以热证多见。笔者无论病之寒与热,凡有吐酸一症,皆随方加用败酱草,常用量15g,效不显者,可用至20~30g。治患者程某,女,胃病有年。
1食后吐酸----败酱草20
2大便不畅----厚朴12炒枳壳12
3饥则胃痛,手足欠温,舌淡苔白,脉沉-----*芪建中汤。
于主方中加乌贼骨、瓦楞子,少效;后守方加败酱草20g,仅服3剂则胃痛减,吐酸止,续服10余剂,随访3个月,病未发作。
肝胃不和,气机郁滞于中,胃中湿热随气上逆,则发作吞酸烧心嘈杂也,败酱草用于湿热之证,此其制酸之理也。
(邵冬珊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年第12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