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彩讲解上期说过广东人吃屁,这期潮汕 [复制链接]

1#
血腥内容胆小勿入

好啦

开个玩笑

本期内容营养健康

大家放心阅读吧

前言

当旅游客源地导游直踩旅游目的地成为一种常态,

了解并讲解好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人文、风物特产

就成为了直踩导游一种必须具备的能力。

开设本专栏

旨在为广大导游兄弟姐妹

提供一些地道的讲解素材,

藉此帮助大家

更好地完成直踩的导游讲解工作。

“精彩讲解”栏目的每一篇作品

都由在导游业奋斗了十几年的资深导师

精心审核与修改

只为给大家带来最实用的讲解素材!

“精彩讲解”

相当于我们的线上课堂,

希望每一次的内容都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广东省内直踩导游讲解资料库之你可能不知道的广东美食篇关键词:血蚶

(作者:宝旅导游曾祥艳)

走近血蚶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潮汕地区家家户户大年三十年夜饭里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它在年夜饭里的地位犹如过年一定要贴春联一样。但它看上去却是一道与过年氛围很不相称的鲜血淋淋,越恐怖越诱惑的吸血*美食,它就是血蚶。

我们潮汕人向来都非常讲究菜式意头,而年夜饭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就更加了。所以一些平素大家公认很美味的菜肴年夜饭里多数是不会出现的。比如虾和蟹由于身上脚很多,有多手多脚的嫌疑,因而即使虾和蟹再鲜甜,也不列入年夜饭的菜单。唯独血蚶是个例外。

意蕴深厚

血蚶,俗称泥蚶,因剥开后壳里富含“血水”,故称血蚶。它外壳抱合接近球状,表面有发射状的垄沟,像一片片可爱的小屋瓦,又像一个个小簸箕。簸箕在潮汕有收纳聚财的意味,所以过年一定要意头一下。

把贝壳当作流通货币是古时的习俗,而血蚶凭借它的壳曾经被当作古时非常有代表性的货币使用,得到了讲意头、重口才的潮汕人的青睐。将血蚶放上年夜饭的大舞台,就相当于将钱币堆在桌上。老一辈人说掰蚶犹如数钱,吃蚶有钱藏,吃完血蚶一份翻倍成两份,更相当于将满满的“蚶壳钱”翻倍赚堆满桌,尤为特别是血蚶壳磨擦的声音清脆更像铜钱声响,这是多么吉祥的好意头啊。

在我家那边,吃完血蚶,要把剥完的蚶壳恭敬的放在门边压岁,也有的洗干净收好,象征着“积存钱财”。潮汕一些地区的人们还会将“蚶壳钱”串起来挂在门上,过年了,讨个好彩头,预兆来年能发财致富。这道年菜在年夜饭上一定要吃精光,如果留到正月初一掰蚶吃就如同掰债,新一年会吵吵闹闹的。

怎么买?

买血蚶可是大有学问的。倘若错将毛蚶当血蚶,就犹如收到“假币”。从形状看,血蚶与毛蚶长得很像,没有经验的人往往容易搞错。行家介绍,按照蚶壳的凹凸纹路可以分辨,血蚶壳上有18条~21条棱,而毛蚶有34条左右,与血蚶相比,毛蚶个子更大,外壳没有血蚶那么白,并且有扎手的短毛,肉质也更为粗放,不如血蚶细腻嫩滑。血蚶的味道更鲜更滑,因此价格也更高。

潮汕民谣中有一句,“大井蚶开嘴就退钱”。不过不少人不懂其意,甚至误解其义,以为是用来嘲讽大井人的,实际上是用于评批假冒伪劣。潮汕大井村是濒临韩江、练江、榕江三江出海口的一个村落,因村外海域处于淡水咸水交汇处,水质较适合壳类养殖,因此养殖出来的这些壳类食物肥硕、肉满汁多、味道鲜美。

尤其蚶更是远近闻名的食品还载入潮汕食品歌谣中——“大井出名大粒蚶”。潮州、澄海等地没有养殖的都到大井买蚶去卖。据说潮阳因临海,也有养殖蚶,但其味道没有那么鲜美可口,潮阳有些卖蚶的人于是想冒充是大井蚶场养殖的,所以就吆喝起来:“来买蚶啦,我的蚶是大井蚶……”

不过不说还好,一喊,由于地方口语不同——大井村属澄海口音,他们是潮阳口音,所以大家哄堂大笑,嗤笑其假冒伪劣,说:“你这个大井蚶啊,开嘴就退钱”。后来人们常以此来评批指责假冒伪劣产品,并在民间传开来,也便有了潮汕民谣中,“大井蚶开嘴就退钱”之说。

怎么吃?

有句俗语说:“滚水烫血蚶--勿开嘴”这句话不仅是叫人闭嘴的歇后语,更提到了血蚶的真正做法:用锅烧出八九成熟的蟹眼水,将血蚶轻轻过水,即可上桌。

但这只是最简单却又最难把握的手法,烫久了,血蚶张大嘴,血蚶都已煮熟,血已凝固变黑,大失原味;烫嫩了,蚶内的血还未凝结,蚶壳难开,既使开壳,还未形成包浆,就是未熟,如再回锅一盘血蚶就此作废。

最好的程度就是蚶壳微微张开,血红的贝肉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的血蚶凝成紫红色的血块,颤颤巍巍,包衣不破。咬一口,腥咸的汁液直接在口腔里爆炸。

会吃的人都懂得,热天吃薄壳,冷天吃血蚶。过年夜的血蚶不仅美味意头好,还有补血作用,更重要的是血蚶本身就具有治胃酸的作用。

在年夜饭大鱼大肉的同时,吃一盘血蚶,不仅可以满足数钱的好彩头,对于胃不好的人,吃完年饭再吃碗甜汤,更容易泛酸,而一盘血蚶,却是去腻治酸的上品了,由不得潮汕人不喜欢它。

除了蚶肉有食疗作用,其实蚶壳也是有药用功能,中药中有一味叫“瓦楞子”的,就是为蚶科的贝壳。中医记载,瓦楞子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作用。

小趣味

蚶壳最可怕的利用在于它外壳的坚硬粗糙被女人们发现了。有古代故事说“恶妻治夫”,恶妻就是用两个蚶壳放置在地上,让丈夫跪在蚶壳上求饶,蚶壳上天然的纹路与膝盖骨的亲密接触,想着都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后世传播开来的所谓罚男人“跪搓衣板”大概就是这一“流*”的传承创新吧!俗话说,得罪什么人,千万别得罪女人!女人狠起来男人真是望尘莫及。

往期“精彩讲解”:

精彩讲解

99%的游客都不知道广东人会吃屁...

作者:宝旅导游曾祥艳

审核:金斌

排版:鲸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