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寒论学习小组11月29日第33次学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m.39.net/pf/a_4572199.html

时间:年11月29日晚6:30—8:40

主讲人:柯召民助教:潘洋、王*丽

参加学习同学:陈春婵、赵惠华、李春艳、蒋剑诚、杭龙、欧少红、张印萍、田宇鑫、何鋆等60人。

一、授课内容纪要

1.回顾上节课内容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汤。--

从太阳经传病到少阳经,有胸满胁痛的症状,用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的几个主证: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头晕,病症很多。上节课看了柴胡短视频,今天这节课讲柴胡药解。

2.柴胡(茈胡)药解

柴胡这味药用得非常多,据统计中国历代中药方剂留下名称的有三万多个方,与柴胡相关的药方一万多个,占了百分之四五十。

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现名柴胡。

出关东陕西各地,今各处亦有产,分南北两种,性味相同,产银州者曰银柴胡,性味稍异。

味苦性平无*。

柴胡为发表清热要药,功能散三焦肝胆诸经之热邪,主治寒热疟疾,口苦耳聋,头痛眩晕。

药店里面有两种,北柴胡和南柴胡,比较好用的是北柴胡,陕西的比较多。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肝气比较郁也用柴胡,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气层面的推陈出新。大*也有推陈出新这个功能,涤荡肠胃积聚。如果柴胡很碎,很多渣,质量不好,取的是叶子,应该用根部。

寒热疟疾就是上午发热,下午不发热,第二天早上又发热。耳朵有问题,柴胡汤几率也高。

头痛这里应该是太阳穴痛,眩晕就是感冒头晕,小孩子感冒用到小柴胡汤的几率很大。可以问下小孩子是否怕风,是否头痛,哪个位置痛,如果是太阳穴两边痛,多半就是少阳,前额是阳明,后脑勺是太阳。小朋友一般不会口苦,成年人早上起来口苦,用小柴胡汤的几率高。

柯大哥最近肋下摸起来痛,就煮了四逆散喝(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成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务事各种事烦心多,容易肝气郁滞,这时候用四逆散,加味逍遥丸均可。

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又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是胆虽为腑,实不与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同为天气之所生,传化物而不茂矣。居阳之位,禀阴之体,是以为阳之少,倡率五脏,根阴达阳。然五腑达阳,其用在泻,胆达阳,其用在不泻,恰象春生之气,首畅万化,奋决而出,出乎阳,未离乎阴,是以为半表半里也。柴胡于仲冬根生白蒻,于仲春生苗,于仲夏极茂,于仲秋成实,随阳气始生而萌,至阴气既平而萎,其香彻霄,其质柔软,全有合乎少阳之义,此所以为半表半里和解之剂,能助胆行上升生发之气,为十一脏所取决矣。柴胡于仲冬根生白蒻,是静中有动也,识此义,则所云能达阴中之阳者,何止举阳之透阴而出哉?即举阴之包阳而藏者,悉皆托出矣,必阳上彻而阴未能须臾与离,用此升举,乃为无弊。盖柴胡非徒畅阳,实能举阴,非徒能畅郁阳以化滞阴,并能俾阳唱阴随,是以心腹阳胃之间,无结不解,无陈不新,譬之春气一转,万化改观,自有不期然而然者矣。夫肝胆阳升阴即随之者,以脾肾之阴原至于肺也,肺为阳中少阴,三阴之气至于阳中之阴自降,阳亦随降矣。盖之下阴裕,必藉阳之先导以为上际,上之阳裕,亦必资阴之先导,以为下蟠,故三阴之经脉上行,三阳之经脉下行,固有为之先导而得通也。其或升降不前,如有窒之者,宜细参其阴阳之虚实以为主治矣,当导降之原已戾,可期其升降相因推移气化乎?即是思之,则柴胡为用,必阴气不舒,致阳气不达者!

柴胡气平。禀天中正之气。味苦无*。得地炎上之火味。胆者中正之官。相火之腑。所以独入足少阳胆经。气味轻升。阴中之阳。乃少阳也。

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心腹肠胃。五脏六腑也。脏腑共十二经。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脏从之宣化。故心腹肠胃中。凡有结气。皆能散之也。{四逆散}

饮食积聚:盖饮食入胃散精于肝。肝之疏散。又借少阳胆为生发之主也。柴胡升达胆气。则肝能散精。而饮食积聚自下矣。

寒热邪气:少阳经行半表半里。少阳受邪。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柴胡和解少阳。

胆是决断之官,胆出了问题,就是情报系统出问题,一旦病邪侵入,不好决断,一会发热,一会不应该发热就发冷,在人体表现为反反复复,寒热往来,需要柴胡和解。柴胡就不管什么情况,推陈出新,看身体有时候没有应答就直接重启系统,把病邪去掉。重新恢复胆的决断能力。

推陈致新:春气一至。万物俱新。柴胡得天地春升之性。入少阳以生气血。{如电脑之重启}

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久服清气上行。则阳气日强。所以身轻。五脏六腑之精华上奉。所以明目。清气上行。则阴气下降。所以益精。

柴胡一茎直上,花清香,故能升散郁结。专治胸前逆满,太阳经气陷于胸中,不得外达,以致胸满,唯柴胡能透达,其色青,生于春而采于夏,得木火之气,从中土以达木火之气,使不侮肺也,故功能透胸前之结,仲景用柴胡以治少阳,少阳为水中之阳,发于三焦,以行腠理,寄居胆中,以化水谷,故必三焦之膜网通畅,肝胆之木火清和,则水中之阳乃由内达外,柴胡茎中虚松,有白丝通气,象人之三焦膜网,少阳木火,郁于腠理,而不达者,则作寒热,柴胡能达之,阳气得发散,且味清苦,良柴胡须用一茎直上,茎色青,叶生四面,细如竹叶,开小*花者,乃为真柴胡,此为仲景所用。

四川梓潼产柴胡最佳,价极廉。今多不知用,因药典有软柴胡、银柴胡、红柴胡等,皆以假乱真,柴胡入肝经。附银柴胡:柴胡之产于陕西银州者,色*白而大,味甘性微寒,凡热在骨髓者,非此不除,为清热凉血之品,优于发散而推陈致新,治虚劳者酌用之。

轻剂量的柴胡,3克以下的,那是升提补气药用的引经药,比如补中益气汤;中剂量6克-12克的柴胡,是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用的,症状以「胸胁苦满」为主,比如四逆散;重剂量的柴胡24克以上,是处理少阳区块的少阳病,症状以「往来寒热」为主。

“柴胡劫肝阴”

柴胡汤不是保肝药,长期吃会肝阴虚倒克成肺阴虚,间质性肺炎肺里面的组织自己烧起来了。肝被柴胡汤弄到肝阴虚,然后肝阴虚传成肺阴虚,然后肺就烧掉了。{日本人曾以为小柴胡汤是保肝的药方}

3.倪师说本草——柴胡

柴胡是少阳的药,经方里用得很多,小柴胡啊,大柴胡啊,用得非常多。仲景认为它是半表半里的药。比如说胃和脾,脾是里,胃是表,表里阴阳,这两个之间互动的关系,中间存在的就是所谓的“半表半里”,所以“半表半里”不单存在于肝胆,而是存在于所有脏腑的表里,比如说肺和大肠表里,为什么肺和大肠表里呢?因为中间有半表半里的衔接,我们用的定义可能是三焦系统。柴胡是专门治病在半表半里之间的药。柴胡味苦,苦能泻能燥。经方里柴胡常用在疏肝上,我们认为肝是木,木一定要疏,不能太郁,树木如果树枝长太多,果子长得很密,这个果子不能吃的。要把枝干剪掉,让太阳光能够进去,空气能够流通,这个树木就会长得很好,肝木时常要疏的。木长得太茂盛,郁闷在里面,以后会出问题,这是治肝病的主要的药物。

柴胡你不要开五钱、一两,因为它是进入三焦淋巴系统,一般成人开三钱,小朋友开一钱,看体格大小决定剂量。

柴胡用的时候,最主要呈现的半表半里的症状就是往来寒热,忽冷忽热的现象就会使用柴胡。柴胡为发表清热要药,功能散三焦肝胆诸经之热邪,主治寒热疟疾,口苦耳聋,头痛眩晕。柴胡入少阳,旁边的偏头痛就是少阳的头痛,所以用柴胡,两侧的太阳经啊,胆经,我们都用柴胡。它是治寒热并结的要药。讲得很好,治劳热骨蒸烦疼。什么叫“劳”,劳证表面上看,病人再怎么吃营养的东西,瘦,不会胖。起因可能是癌症做完化疗,可能是他一直在做劳力的工作,比如*河边的纤夫,病由劳力过度产生。劳证出现后,就会产生骨蒸,骨蒸都是因劳病而来。骨髓深藏在骨头里面,骨头里面有阳,阳藏在里面,这个阳如果往外散的时候就产生骨蒸。病人会告诉你,我是骨头热,他能感觉到。柴胡势必要用。这种人都会有烦疼,很多疼痛,肌肉关节都痛,所以你看一个人形瘦,脉大,疲劳无力,就已经可以看出来是骨蒸烦疼。《*帝内经》里讲面色是青的,主痛。你看一个人面色是青的,就知道里面很痛。痛再加上瘦,总是吃不胖,就是所谓的骨蒸、劳证,要用柴胡,单煮都可以。说伤寒邪热,虚劳积热,十二经络,功同连翘。有一点不一样,连翘是连翘,跟柴胡有点不一样。所以本草备要我们要稍作修正。经方里有连翘赤小豆,它是一个独立的处方,连翘我们一般使用在皮肤发瘾疹、发痒疹,皮肤有过敏,我们会使用到连翘。柴胡是用在里面,身体里面的,如果用现代语词来说是,可能是淋巴系统,或者是内分泌系统产生的不平衡,我们会用到柴胡,中医讲入三焦、心包,都可以用到柴胡,这稍微有点不一样。这个解释,可以看一下。唐容川当时是清朝末年庚子赔款到国外学西医,回来又研究中医的。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柴胡就来自梓潼,当时的时候没有,现在都是从梓潼来。市面上的确有银柴胡,银柴胡色*白而且比较大,热在骨髓一定要靠这个银柴胡。其他的一般的我们就用柴胡,骨蒸的时候,如果热很重,在骨头上的话,银柴胡比一般的柴胡要好用。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这个部分我们在介绍伤寒论时会介绍得到,所谓胸胁苦满,因为柴胡是入少阳,少阳时胆和肝。肝胆在中焦肋骨周围,病人在中焦肋骨周围会有胸胁苦满的现象,肝胆脾胃都是中焦,有这个胸胁苦满的现象。经方在使用的时候,只要听病人说往来寒热,忽冷忽热,忽冷忽热有时候我们用桂枝麻*各半汤,也是忽冷忽热,所以我们一定要听到病人陈述恶心,那就是柴胡。还有就是胸胁苦满,一定是柴胡,两肋之间,非常胀满,我们会用柴胡。所有的肝病,我们只要遇到肝病,肝的问题、胆的问题、脾脏的问题、胰脏的问题,我们都会考虑用到柴胡。我治疗肝病,不管是B肝还是C肝,肝癌肝硬化都会用到柴胡的,胆结石也会用到柴胡,当然配合其他的什么药我会慢慢陆续介绍给大家,所以柴胡用得非常地广泛,它是少阳的药。

,如果是虚人气升呕吐,阴虚火热炎上,这个比较不容易了解,我给诸位一个简单的概念,过去,中医很喜欢,比如说,这个人阳虚,这个阴虚。我们如果诊断出来这个人阳虚,我们不会说这个药专门治疗阳虚,不是这样子做的。我们要取补阳的药,让阳气行走的药,同时要有补虚的药,补虚的药跟行阳的药放在一起,才可以把阳虚治好。你如果说,老师,我是虚热的人,所以一吃人参,嘴角都破裂啊什么,那怎么办,我要把虚热去掉,我们很少说开一味药,这味药就可以专去虚热,不是这样子的,而是我们先要开个补药在里面,把你的虚补足,然后同时开个去热的药在里面,这个时候虚热就会去掉,所以我们常常用两个字或三个字的时候,这个字代表我们用药的方向以及它的组合是什么,了解我的意思吧。所以我们不能说,看到虚热,一味药去虚热,不是这样。我们要补虚和去热的药,两个药放在一个方子里面,才可以把虚热去掉。就好像我讲的,实热,我们要开去实的药,还要开去热的药,两个药混在一起,才可以把实热治好。*芩*连去热,大*去实,混在一起就可以把实热去掉,我是举这个例子,简单讲观念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要认得每一味药的药性,将来可以做加减。讲的这段话很好,凡是胁肋痛,胸胁有痛,都属于肝脏,肝旺的问题,都宜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就是经方了,那可以加青皮、川芎啊,青皮是行气的,加白芍,活血化瘀。左胁痛,要活血行气,左边是血嘛;右胁痛宜消食行痰,有食积挡在里面。我们所谓的消食行痰,右边的胁是胆的位置,胆汁本身就是帮助消化,所以说因为胁痛,我们要开郁结,郁闷在这边,我们用柴胡来解郁,能够疏肝,所以几乎肝胆方面的病通通用到柴胡,柴胡用得非常地多。

4.小柴胡汤医案一(曹颖甫)

神志恍惚

佐景曰:友人施君朝贵,崇明人也,服务上海电报局。甲戌孟秋某晚,匆匆邀诊乃弟病。入其室,见病者仰卧榻上。叩其所苦,绝不应。余心异之。私谓施君曰:乃弟病久耳聋,无所闻乎,抑舌蹇不能言乎?则皆曰:否。余益惊异。按其脉,一手洪大,一手沈细,孰左孰右,今已莫能记忆。因询家人以致病之由。曰:渠前任某*电职,因事受惊,遂觉神志恍惚。每客来,恒默然相对,客去,则歌唱无序。饮食二便悉如常人,惟食时阙上时有热气蒸腾,轻则如出岫朝云,甚则如窑中烟,状颇怪特。前曾将医院诊冶,经二十余日,医者终不识其为何病,既无术以疗,故于昨日迁出,请先生一断。余细按其腹,绝不胀满,更不拒按。沉思良久,竟莫洞其症结。于是遂谢不敏,赧然告辞。越日,施君告余曰:舍弟之病,昨已延曹颖甫先生诊治。服药后,大泄,阙上热气减。余闻而愕然,遂急访之,并视所服方。忆其案尾略曰:此张仲景所谓阳明病也,宜下之,主以大承气汤。方为/p>

生大*三钱枳实三钱芒硝三钱冲厚朴一钱

又越数日,余再晤施君,悉其弟服药后,已能起床,且不歌唱。惟两肋胀痛,经曹师诊治,顷又愈矣。审其方,乃小柴胡汤也。

柴胡三钱*芩三钱*参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片大枣十二枚甘草二钱

嗣是施君之弟似可告无恙矣,顾尚苦自汗,精神不振。又经曹师投以桂枝加龙牡汤,一剂而愈。

川桂枝三钱大白芍三钱生草二钱生姜三片

大枣十二枚花龙骨五钱煅牡蛎五钱,后二味先煎

自此以后,健康逾常人。一日与兄俱出,值余于途,各微笑额首以过。翌日遇施君,问其弟昨日途间作何语。施曰:无他。固诘之,乃笑曰:彼说吾兄脉理欠精耳。余不禁重为赧然。于是深服吾师医术之神,遂执贽而列门墙焉。

本案病者所患似系所谓精神病,或神经病。顾西医用神经药治之,绝不见效。中医用经方治之,反奏肤功。其理深奥,莫可究诘,殆所谓治病必求其本欤,按初方系阳明方,次方系少阳方,末方系太阳方。以三方疏其三经之阻滞,诸恙乃痊,殆当日受凉之时,周身筋络器官,即因惊而有所滞乎,顾饮食二便如常,腹不痛,又不拒按,谁复有胆,敢用承气?乃吾师独以阙上热气之故,遂尔放胆用之,殆所谓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意乎?噫,天下怪病滔滔,微吾师其谁与归?

曹颖甫曰:此证予亦不能识,惟诊其脉,则右极洪大,左极微细,阴不足而阳有余,意其为少阴负趺阳之脉,而初非逆证。加以热气出于阙上,病情正属阳明,与右脉之洪大正合。故决为大承气汤的证,而不料其应乃如响也。

5.小柴胡汤医案二(刘渡舟)

外感发热(病*性感冒)

赵××,男,28岁,为住院患者。

患病*性感冒,发高烧持续不退,体温39.6℃,并与恶寒交替出现,类似疟证。特邀刘老会诊。经仔细询问,夜晚发热更甚,身疼痛无汗,头痛,眩晕,口苦,咽干口渴,呕恶不欲食,胸胁满闷。视其舌红而苔*,切脉则弦数。刘老辨为邪客少阳之半表半里,正拒邪入而发热,邪进正退则恶寒,正邪分争所以寒热往来而如疟。然口渴苔*反映少阳与阳明并病。当和解少阳,兼清阳明之热。

柴胡16g、半夏14g、*参6g、炙甘草6g、*芩10g、生姜8g、大枣7枚,桔梗10g、枳壳10g、连翘10g、生石膏30g、板蓝根16g、玄参14g。

服药三剂,汗出热退,体温降至38℃。又服两剂,寒热不发,脉静身凉而病愈。

外感发热与我们学的相关,首先是小柴胡汤,前面七味药,生石膏用的最多,初入手加减不精妙的话,仅仅加生石膏就有效,他加了很多其他的药,桔梗枳壳,都是寒凉的药,连翘是清热透疹的药,生石膏用了30克,一般我用的比较多,40克以上,除非很小的小孩子用30克,板蓝根和玄参都是寒凉的药,后面几味药都是清阳明之火的,我一般仅仅加生石膏。如果是少阳阳明合并,大便拉稀或者结硬这种,舌苔特别厚腻的,大柴胡汤就可以,这里是小柴胡汤加去阳明之热的药。主证:往来寒热,头痛,口苦咽干目眩,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胸胁满闷,这里小柴胡汤的症状全都有,标准教科书一样的医案,很难碰到症状这么齐全的病例。

[按语]本案寒热往来为邪在少阳。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之间,为三阳之枢机。伤寒,邪传少阳,正邪分争,正胜则热,邪胜则寒,故见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更有口苦、咽干、眩晕、胸胁满闷、呕恶不欲食等证,则断为少阳病无疑。其身痛,无汗之症,为邪热壅盛,气机不利所致。治疗以和解少阳,斡旋气机为主,兼以清解气分热*。方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恢复肝胆出入之机转,从而鼓正祛邪。枳壳、桔梗,一降一升,斡旋上下;石膏、连翘、板蓝根、玄参,消气分之热*,彻邪外出。诸药共伍,能和畅气机,宣通内外,调达上下,疏利三焦。服之则使少阳和畅,枢转气活,自能鼓邪热随汗外出。本方用于外感发热不退,邪入少阳者,屡获效验。

6.小柴胡汤医案三(柯召民)

廖**,年2月18日,网络初诊。

主诉:正月初一开始经常太阳穴两边头痛,开始以为是感冒了,这两天感觉不是感冒了,隔一两天,头痛,肚子又胀气,大便不是很通,不恶心,是什么原因呢?

每天下午开始太阳穴两边头痛,肚胀,咽干,大通无力。舌苔薄白水滑肥大。

初断少阳太阴合病,小柴胡汤合理中汤:

柴胡(24g)*芩(9g)纹*参(18g)炙甘草(9g)姜半夏(9g)生姜(9g,切)红枣(3枚,掰开)干姜3g白术9g茯苓9g陈皮6g鸡内金9g

4碗水煮为2碗约40分钟,去渣分两次喝。2剂

(考虑到消化不好,加了陈皮内金),刚好疫情期间,担心是否与新冠有关,服用后症状有所改善。

7.条辨38:太阳中风{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这一条论述了伤寒表实兼内热烦躁的证治,以及大青龙汤的禁忌证与误服后的变逆。

“中风”是伤寒的互辞,“太阳中风”实指太阳伤寒而言。从其所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等证候看,也可确定这是属于伤寒表实无疑,应当用麻*汤治疗。“不汗出”既是一个证候,也可看作是治疗不当,或因循失汗(如未就诊,或虽就诊而医者未用汗法),或虽用汗法,但病重而药轻,没有达到发汗的目的。汗出不来,寒邪在表不解,阳气闭郁不伸,进而化热,内热扰心,故生“烦躁”。“不汗出”是造成烦躁的原因,烦躁是不汗出的结果,因此说“不汗出而烦躁”。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多见于体质强壮,正气抗邪有力而邪气又盛的患者。寒邪闭于表而不能入里,阳气郁于内而不能外泄,就俗话所说的“让汗憋得烦躁不宁”。由于本证只是不汗出而致烦躁,并不见口渴引饮等阳明里证,故属邪在于表而兼有阳郁化热的病证,用麻*汤虽然有散寒开闭之力,但是不能清里解热,非本证所宜,故用大青龙汤峻发在表之邪以宣泄阳郁之热,则表可解而烦躁得去。如果脉不浮紧而见“脉微弱”之象,又有“汗出恶风”等证,说明是荣卫俱虚或卫强荣弱,而不是荣卫皆实。如果误投峻汗的大青龙汤,则可因过汗亡阳,阳气不能充达四肢,出现四肢“筋惕肉瞤(shùn)”(肌肉不自主的跳动)。因治疗错误而导致病情变坏,所以说“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是麻*汤重用麻*,再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为发汗之峻剂。倍用麻*,佐桂枝、生姜,辛温发汗,散寒以启表闭;石膏辛寒,既可配麻*解肌以开阳郁,又可清热以除烦躁;甘草、大枣和中以滋汗源。方后注有“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句,说明本方发汗力很强。当汗出太多时,就是以温粉扑于身上。温粉即炒米粉。用炒米粉扑身是汉时流行的一种止汗方法。尽管如此,仍会因汗出多而伤阳气,造成阳虚恶风,或阳虚阴盛,烦躁不得眠等多种变逆的发生。因此,如果使用大青龙汤,要特别注意在服药后控制发汗的多少。

这个大青龙方太有用了,现在的新冠疫情期间,大青龙汤在手就不用担心了。有的版本是脉浮紧,有的是脉浮缓。外面寒,里面有团火,寒包着火,盖着被子烦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些都像麻*汤的症状,但是大青龙汤会烦躁,麻*汤不会。大青龙汤的烦躁是手烦脚烦心烦,三烦,口干眼干鼻干,三干,因为有内热,好像麻*汤包着白虎汤,新冠肺炎的症状很像这个。

柯兄有一年得了大青龙汤,但是不敢用治坏了。怕冷,穿着衣服,盖着被子,翻来覆去睡不着。由于当时初学中医,历代医家都说大青龙汤是腾云布雨,特别厉害,不敢乱用,后来一个朋友陈医师过来看,说用麻*汤,服用后,外面寒去了,但里面的热未去,口干舌干鼻干,特别难受,很烦躁,后来就服了竹叶石膏汤。服完,里面的热去了,但是多年前摔伤过的膝盖两个小时后肿的很高,从来没发过的,膝盖是阳明经经过,估计是阳明经气弱了以后,多年前的疾灶会发作出来,无法走路,很痛苦,最后治了很久,甘草附子汤才慢慢治好。大青龙汤就像外面是麻*汤,里面是石膏,麻*汤包着石膏。

8.大青龙汤医案一(郝万山)

有一年夏天,北京太热,我就到外地一个非常凉快的地方。那个地方晚上还得盖被子,非常的凉快。当时那里在建桥,修桥就挖一个桥基,桥基挖得很深很大。没想到一下雨,桥基下灌满了水,工地管理不严,暑假小学生放假,好多孩子就在工地上玩,下了雨路特别滑,一个小孩就滑到坑里了,滑到坑里就给淹死了。所以那些修桥的工人,纷纷潜水捞这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工人多次潜水,他潜水技术好,最终把这个孩子的尸体捞上来了。

没想到这个工人到了夜里,就寒战,上牙咬下牙,全身颤栗。随后就发烧、烦躁,医院,医院的时候,他都把胸抓破了。医院以后,县医院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已经是后半夜的时候了,怎么来这么一个病人呢?年轻的工人没有什么文化,心里都有一种非常害怕的感觉,说白天的时候淹死一个小弟弟,这恐怕是小弟弟嫌路上寂寞,一定要拉大哥哥走,就给医生这么说。这些医生也很紧张,怎么这么烦躁,就给他输液,一输液他就拔掉、喊叫。

医院旁边的招待所里,那医院的院长和我很熟,凌晨3点了,他把我叫起来,说北京来的大夫,你经历多、见得广,你看看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发烧是40度左右,脉搏非常快,你摸脉他身上还在哆嗦,他们又给我复述了白天的情况,我心里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大叶性肺炎的早期,这是一个典型的大青龙汤证,身上一点儿汗也没有,高热、胸闷、烦躁。“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那是我用麻*最多的一次,30克,好不容易逮住了这么一个症状,为什么不怕他出汗太多呀,医院里头,可以输液呀,你怕什么?我也不用准备炒热的米粉。我说你们现在准备输液啊,我给他弄这个方子。麻*30克,桂枝10克,其它药都是一般的量,石膏20克,很快熬好了药,熬了20多分钟吧,就给他喝上,因为那个药水很苦嘛,热水喝完了大半杯,脑袋就就开始冒汗,随后大汗淋漓。所以你看大青龙汤方后,它说没说温覆?“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没有说温覆,不用盖被子,汗就出来了。所以说经方用之得当,效如桴鼓,杯子还没有扣下,汗就出来了,就不烦了,就能够躺在那儿了。我给那西医大夫说,赶快输液,马上扎上就输液了。这就安静下来了,接着输液,接着用抗菌素,这个肺炎要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肯定有肺实变的体征,就这样及时的治疗,截断了病程,这个人住了5、6天院就出院了。

9.大青龙汤医案二

北中医一位老前辈,年轻的时候在南方行医。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发烧、身痛、胸闷、烦躁,请他去看病,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大青龙汤证,就开了1付大青龙汤,而且特别告诉他,吃完了出了汗就不要再吃了。这是上午看的病,下午出诊回来路过那个亲戚的家门口,看到那个亲戚坐着藤椅,在房子外面乘凉,说你怎么样啊,烧退了没有?他说喝了你的药真好,出了一大身汗,现在胸也不怎么闷了,心也不那么烦了,好像也不怎么发烧了,你放心吧。他说,那你就不要再吃第二次了,说我已经把药渣倒掉了,这是正午的事。

到了半夜的时候,这个医生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把他吵醒了。开门一看,是那个病人的妻子,那个病人的妻子非常的惊慌,说你快去看看吧。怎么回事啊?他到了晚上又有点发烧,又有点心烦,特别可惜把那个药倒掉了。然后他非得让我拿着这个药方到镇上去抓药,后来她托一个亲戚走后门,到另外一个药店抓了1付药,回去煮上吃,吃完了就没有想到大汗淋漓不止,到现在手脚也凉了,眼睛也不睁了,话也不能说了,后来死了。

这个故事说明大青龙汤发汗过多会出人命的,医院方便一点,可以输液,不至于亡阳亡津液那么厉害,但是还是要慎重。

二、课后交流与问答

1.大青龙汤

*丽:今天讲到了大青龙汤,倪师讲大青龙汤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在讲《伤寒论》的时候讲过大青龙汤,另外,还在一场还长达四个小时的在斯坦福的演讲中,他也特别讲到过大青龙汤。倪师讲大青龙汤就是设计用来治时疫的,由于感受非时之气,在人群中流行的传染病,也就是瘟疫。无论哪一种传染病,不管是什么病*,比如H1N1、禽流感、年的非典,所有的瘟疫都可以用大青龙汤来治疗。按照他讲的话,现在的新冠肺炎应该也是直接可以用大青龙汤来治疗的。但是在实际的治疗中,我们看到用了很多方,李宗恩是他的弟子,也是用了各种各样的方,这是我不太了解的。倪师讲大青龙汤治疗瘟疫的原理是这样的:不管是什么病*,最开始是肺里的津液受到感染,用桂枝和麻*宣肺,瞬间把感染的津液排出来,然后用杏仁和石膏把肺的津液再补回去,所以,不管是什么病*,瞬间把它清出去,然后又补足新的津液,它是这样一个原理。所以,遇到瘟疫,用大青龙汤来治疗,我对这个印象特别深刻。

柯大哥:从我去年接触的一些新冠肺炎的案例,医院里的病人发的舌苔照片、主证来看,我个人感觉大青龙汤的几率还是挺高的。如果大家有亲属得了这个肺炎,也不要太紧张,只要你有中药在手,不要那么紧张。

*丽:我也是那么想的,如果我们家人遇到这个,我就给他用大青龙汤。

柯大哥:大青龙汤将最痛苦的症状改善以后,我个人感觉后面还是要有一些善后的方,要看情况,毕竟我们不在抗疫一线,这样的案例并不多。从年1月1号到过年,大概十几二十天,那段时间咳嗽感冒的病人非常多。最近这一个月左右,小孩子和大人感冒的情况比一个月前要多很多,我最近也接诊了不少。小孩子感冒发烧咳嗽,半个月一个月还没好的,这样的情况不少。

2.小柴胡汤

*丽:我这两天就喝了小柴胡汤,我的症状就是头晕,头特别晕,恶心,呕吐也挺明显的,我的感觉是胃这里很满,不在两边的胁下,寒热方面没有太多感觉。我觉得还是挺典型的症状,小柴胡汤喝了两剂。

柯大哥:对,小柴胡汤的应用范围确实很广,有1-2个主证就可以用。

*丽:还有,女士在月经期间得的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汤,这个我觉得这个辨证简便多了,感觉很好用。

柯大哥:是有这个说法,倪师也这样说过,但是也要分情况。也有月经感冒用小柴胡汤没治好,干脆根据她的主证,脉沉,我就按照少阴病的麻*附子细辛汤治好的,也有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主证为王。作为一个初学者,月经期感冒,大概率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月经时最容易推陈出新,往经水那边走,大家要经常用方,自己碰到的或者自己身上的,不用方临床水平上不来的。

3.越婢汤,大青龙汤

翁兄:大青龙汤我用的不多,我就给自己用,给别人不敢用。

柯大哥:你的石膏用的很少,不多吧?

翁兄:40克,对于病人,大青龙没用过,跟它差不多的越婢汤用过,30克、40克,越婢加术,这个病人是30年前开始得牛皮癣,一直没好,夏季好一点,冬季严重。

柯大哥:阳气不到那个地方了。

翁兄:他说十几岁的时候得过肾炎,西医治好了,然后牛皮癣就开始了。我感觉很多皮肤病都跟肾有点关系,然后我给他发汗。我当时治疗思路是,既然冬天痒夏天不痒,说明有汗不会痒,那我就给你发汗。越婢汤下去,30克、40克,第一剂下去就不痒了,当时不痒了,但是后面还会痒。第二剂喝下去就不行了,不是一次喝的,一天分两次喝,30克分两次喝,第二剂喝下去他就恶心了,饭吃不下。我想麻*用多了,就让他休息一两天,结果全身开始肿起来了。

柯大哥:肿起来了就更应该用越婢汤了。

翁兄:肿起来我也不敢用那个了,我用五苓散退的肿。

柯大哥:其实那时候你用啊,那个主证应该更符合。

翁兄:反正折腾了一段时间,后来我发现小青龙加石膏效果不错,量用到很小,原方三两三两的剂量,我一两就按一克换算,便秘也通了,身上也不痒了,没有不舒服的感觉,用了一段时间他就没用了。可能他觉得我的方子换来换去,他就去找其他医生了。后来他告诉我,他一直在吃桂枝茯苓丸(去淤血的)。冬天好像发作的没有原来严重了,不知道是我发汗的原因还是桂枝茯苓丸的原因,说不清楚。但是麻*,包括大青龙汤,比越婢汤更厉害,第一剂还可以,第二剂就不行了。

柯大哥:所以一剂有效就不能再用第二剂了,郝万山那个故事也是这样说的,这个大青龙汤一定要谨慎。

翁兄:郝万山那个故事我一直在想,他当时一直在出汗,然后要输液,干吗不给他用四逆汤啊,干嘛非要输液?

柯大哥:我觉得要是我,肯定是真武汤、四逆汤下去。

翁兄:对啊。四逆汤下去,附子就上去,把心阳先护住。

柯大哥:不知道,可能他觉得津液丧失了,其实津液丧失,最可怕的还不是伤阴,可能是伤阳,我个人感觉。

翁兄:因为四逆汤的条文里面有大汗出,全身漏的感觉,全身毛孔打开,往外漏东西,四逆汤下去,该闭的闭住,该护的护住。他那个我觉得怪怪的,居然用不太熟悉的输液。

柯大哥:是,如果是我,我肯定用真武汤或四逆汤。大青龙汤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翁兄:条文里,麻*汤的痛很明显,各种痛,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大青龙汤只提到一次身疼痛,我感觉大青龙汤的身体痛的程度没有麻*汤那么痛。

柯大哥:对,虽然也是寒束在表,但是里面有点化热了,表这个寒的程度达不到麻*汤那种,束住的那么严,可能没那么痛,但有点烦,我那时有印象,就是躺着睡不着滚来滚去。

翁兄:对,麻*汤不烦,大青龙汤有烦。

柯大哥:整个疫情期间,有没有咳嗽、发热、类似肺炎的病人找你看?

翁兄:急诊的没找过我,不过有一个武汉的病人找过我,但也不是大青龙汤,他喝水比较多,好像给他开的是白虎加人参汤,后面也没回复。那时候我自己有一次发烧,越婢汤就解决了。

4.柴胡剂治疗胆囊炎和乳腺癌的案例

C.丽:我说一下我妈妈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参考。我妈妈年10月底发现乳腺肿瘤,B超和钼靶基本确定是恶性,由于选择保守治疗放弃手术,没有做病理穿刺。年10月到现在基本是六年的时间了,开始几年也没有系统的治疗过,之前练过一段时间气功,后来看了一些中医方面的书,就是说健脾胃很重要,就定期给她服*芪建中汤,配合吃健脾丸,脾胃稍微好一些了。我们按照柯大哥说的方法,自己做健脾丸,买的药材用蜂蜜磨粉做的。年发现糖尿病,就不太敢吃甜的了。后来就发展有点快了,肿瘤一直在长,很明显。今年疫情,突然胆囊炎发作,就找柯大哥开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柴胡10克枳实10克*岑10克炙甘草10克海金砂15克五倍子15克桂枝10干姜6天花粉15牡蛎10(另)龙骨10(另)*参10*芪10,先煮牡蛎、龙骨20分钟再放其他药合煮35分钟最后剩2碗,去渣分两次服)。吃了一段时间效果挺好的。从今年暑假开始吃*丽姐推荐的倪师治疗乳腺癌的方子(柴胡15克、*芩15克、瓦楞子25克、川芎15克、丹皮15克、三七15克、续断15克、炮附子25克、阳起石15克、白芍15克、枳实15克、乳香15克、炒麦芽25克、郁金25克、当归10克、牡蛎50克、龙胆草15克),也是柴胡剂为主。暑假2个月断断续续大概吃了30剂,治疗胆囊炎的方子中间偶尔也吃,胆囊炎后来一直没有复发。意外发现柴胡剂可以降糖,服了胆囊炎的方子后,血糖大概降到7.2左右的水平,但是不太稳定,不吃这个药血糖就上去,高峰的时候会到7.8。后来发现,倪师这个药血糖降的非常稳定,去医院抽血检测,大概是6.5的水平。乳腺那里正好是肝经和胃经经过,柴胡剂治疗肝胆疾病,糖尿病是因为脾胃功能有问题,这个方子能够降糖,说明柴胡剂还能够改善脾胃功能。感觉这个药很对症,血糖控制得很稳定。目前没有任何不适,胃口也挺好。我在想,如果我妈妈在刚发现时,肿瘤1公分多就吃这个药,估计现在应该控制得很好。

柯大哥:你就做好喝1、2年药的思想准备。

C.丽:对,打算长期用这个药,因为这个药吃起来也没有其它感觉,血糖能稳定下来就很好了,至少脾胃功能恢复的还是不错的。实验的结果,乳腺方面的疾病是不是都可以用柴胡剂这类的药。

柯大哥:对,就是柴胡剂的加减,肯定会有好的结果,比住院要好很多。

C.丽:是的,其他我们也不太敢尝试。不过小柴胡汤我自己用过一次,5月份学校开学的时候,有点感冒,症状不明显,就是咳嗽,也不厉害,咽发痒就想咳,特别是晚上睡觉平躺时更容易咳。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柴胡剂有个加减方,把人参、生姜、大枣去了,加上五味子和干姜,那个药喝下去效果挺好,喝了3剂就好了。因为咳嗽不厉害,之前试过偏方,比如大蒜白糖,但是效果不行。所以,还是辨证用药效果好。

6.感冒案例

杨老师:小柴胡汤一个礼拜之前我也用过一次,这次比较明显就是一阵冷一阵热,咽喉有点干,有点头晕,我想基本就是了,然后喝了一剂,后来好了很多。我感觉比较明显的是,以前感冒会持续一个多星期,这次小柴胡汤我只喝了一剂,后面基本就好了,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然后再分享两个孩子的感冒情况。小儿子(5岁)的感冒,每次都比较简单,就是流清鼻涕,一般一剂桂枝汤就能见效。这次一剂后还是依旧,咨询了召民兄,可以加辛夷、菖蒲、苍术等,就加了点辛夷,确实清鼻涕少了一点。

大儿子(12岁),上周四晚上说怕冷,看他人也寒叟叟的,没有其他不舒服,就是晚饭没平常那么吃得香(因为是吃他特别喜欢的咖喱鸡丁饭),摸了一下前胸后背没有汗(我也不是很确定,天很冷,谁身上还有汗啊)。让我爸摸了摸脉(西医,但六七十年代学过“西学中”),他说脉紧,肯定有热度,量了下果然37.7。(后来问了下可能是上体育课出汗脱了衣服没及时穿。)因为症状较轻,感冒初起,就先喝了点葱豉汤,九点多喝下,睡了,没怎么出汗。12点又量了一次,38.2,温度没降,又喝了一碗备好的葱豉汤,凌晨3点再量,38.8,我爸就给他用了美林退烧,出了一身汗,清晨37度以下了。(晚上喝了两次葱豉汤后,出汗很少,看来是发汗力度不够。)第二天早晨我就打电话给召民兄,觉得是麻*汤。我原先想他怕冷并不厉害,也没有头痛身痛,也没气喘,像麻*汤又不完全符合(事后想无汗脉紧,还是可以试下少量麻*汤)。桂枝汤呢,又摸不到汗,也不敢确定,所以比较纠结。是不是小柴胡汤证呢?似乎只有食欲差一点还勉强对得上,其他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等等一概没有。最后召民兄建议试一试小柴胡汤加麻*(或桂枝),这个方向应该是没错的。但后来白天一天没有再发烧,也就没再用药。

线下跟其他师友交流的时候,主要问题就是大家初用处方的时候,感觉各个方剂的症状都有点,又不是完全对得上,很难确定该用哪个方。

柯大哥:排除法,桂枝汤,麻*汤的主证没有,小朋友喝小柴胡汤的几率比较高。其实,最难辨证的还是感冒,很多杂病的症状是很明显的,反而好辨证,如果感冒能够辨证好,对医术的提高很有帮助。

6.情绪的重要性

P.洋:杨老师说的事我有感触,我之前听课的时候,医院的,他们全院体检,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30多岁,发现癌症晚期,医院退休的职工,体检是全院一起检查,结果三个月之后,这个小伙子还没事,但是他的父亲癌症去世了,而之前体检身体完全正常,就是因为着急孩子的病。所以,老师就跟我们讲情绪的重要性,焦虑和着急就是一种*素。另一个,医院的副院长给我们讲,他是胸腔方面的专家,他说很多癌症,目前的医学,西医是解决不了的,他有医院的院长,也是癌症晚期,而且不能做手术,然后找到他,他建议那个学生带癌生存,保守治疗,同时找一个接班人。结果12年过去了,这个接班人还在等着。所以,心情对癌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人谈癌色变,觉得得了癌症马上就要死了。其实癌症分很多种,有一些癌症进展非常快,但是大部分癌症没有那么可怕了,而且现在有体检,大家都有保健意识,大多数人发现都是早期,做个手术就没事了,西医治疗也没有太多问题。但是情绪很重要,因为焦虑产生的*素是很可怕的。我还听过一个癌症顶尖的医生(西医)的观点,癌症病人的死法有三种,第一种是被吓死的,患者听说自己得癌症了吃不下睡不香,不吃不睡,身体迅速衰弱,很快就不行了;第二种是饿死的,癌症治疗有很多理念(比如饥饿疗法),营养跟不上,正气不足,就饿死了;第三种可能因为过度治疗而死。真正因为癌症病死的比例并不高,所以心情特别重要。刚才分享的同学,她这种平和的心态,对现在提倡的带癌生存是非常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借助一些中医疗法,或者不用药物的疗法,欧洲也有,顺势疗法之类,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可能不能治好,但是能够控制它不长大,或者缓慢生长,保持一个身体的平衡。

7.偏头痛、耳痛案例

X.清:周六晨起床时右侧头、耳跳疼。没有其他症状。两天以后头怕风,室内也需要戴帽子。周一吃小柴胡汤一天,无效。周四试了葛根汤,麻*4,葛根18,桂枝12,白芍12,炙甘草6,生姜12,大枣12。麻*、葛根两药先煎。周四晚吃葛根汤半剂,疼痛频率和强度减轻,夜里出汗,周五继续喝葛根汤,周五晚不疼。直到周六晚又有些疼。继续服,三剂半后愈。除了第一剂药,以后几剂服后均未出汗。

(整理:陈丽/李会华审核:王*丽)

关于《伤寒论》学习小组

《伤寒论》学习小组是一个全国性的公益中医学习小组自组织,由一批亲近传统文化、信仰中医的义工朋友共同发起,旨在带动热爱中医、有心学习并有行动力的朋友从零开始学习中医,共同成长,希望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影响和带动更多身边的人亲近和传习中医等本土文化,为中医扫盲贡献微薄之力。目前已有余名来自北京、安徽、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辽宁、海南、浙江、江苏、湖北、广东、云南、上海、黑龙江、甘肃、江西、香港等省份及美国的师友在学习小组中共同学习。学习小组每周的周日晚上6:30—8:30在钉钉app的群里通过直播和视频会议集体学习,平日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